中国是酒的国度,酒文化源远流长,而房陵(现湖北省房县)的酒文化基本上和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同步。虽然有许多个性,但共性是主流。房陵的羊鼻岭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是同一时期,发掘出了用于盛酒的鬲、鼎罐和高杯盂形器。在羊鼻岭生活的房陵人的祖先也开始了饮酒的历史,彭方部落方国也就是最早饮酒的人群。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前1046—前771年),房县民间已开始有酿制黄酒的技艺。当时用糯米酿造的“白茅”就是后来的房县黄酒

房县黄酒的历史渊源

房陵黄酒始于西周时期,而兴盛于唐朝时期。有两大关键人物不得不说,那就是西周时期的太师尹吉甫和唐朝废主唐中宗李显。在房县土城镇黄酒博物馆序言厅的左手边的这面浮雕墙上展现的就是这两位对房县黄酒发展、有着卓越推动贡献的历史人物。

周宣王时,楚王派房陵人尹吉甫(周朝太师《诗经》作者,房县人)作为使者向周宣王进贡,尹吉甫带了一罈房陵人自产的白茅(黄酒)献给周宣王,宝物呈上殿开罈满殿香,周宣王尝了一口,大赞其美,遂封为封疆御酒。并派人把房陵每年供送的白茅用大小不等的罈子分装,依白茅封疆土,奖诸侯,并任尹吉甫作太师,扶朝政。后来,尹吉甫成为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一代贤臣。

《诗经·野有死麕》:“白茅纯米,有女如玉”。白茅属于南方贡品,所以白茅就是房县黄酒最早的称谓。再后来,又有黄酒、皇酒、白马尿等称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房陵成为历代帝王将相的流放地,到房陵后都养成了喝黄酒的习惯。

汉朝时,房陵黄酒广为普及,成为达官贵人的随葬品。1974年,房县七里河出土的汉墓中发现大量的装黄酒的酒具,其中一个大罈子仍保留有当时的黄酒。

唐代,黄酒更为盛行。光宅元年(684年),唐中宗之子李显,被其母武则天贬到房州为庐陵王时,他最喜欢饮用这种酒,被人称为品酒郎君,曾作诗此酒只应天上有,瑶池天宫量也无,他日龙驾回长安,每年送联三万斛。庐陵王将房陵黄酒作为贡品,献给武则天,因此房县黄酒又有了皇酒之说,名扬天下,使房县黄酒沾上了皇家的气息。神龙元年(705年),庐陵王官复皇位,将房县黄酒定为贡酒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中宗用黄酒宴请文武百官,饮后神清目朗,满口异香,众官连声称奇,有一文官即席赋诗曰:房州神泉水,皇家桌上珍,托得天子福,喜得百官醉。从此,房县黄酒正式被命名庐陵王黄酒。


点赞(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